据统计,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正呈现增速持续放缓的趋势:2024年行业汇总数据显示同比增长仅为5.7%,较2023年9.13%的增速水平回落3.43个百分点,与2019年12.2%的峰值增长相比更显疲软。这一趋势与市场主体扩容形成鲜明反差:近年来,保险机构数量持续攀升,但有效需求增长未能同步匹配,行业整体面临供需结构失衡的深层挑战。
“小而全”模式正成为套牢部分险企枷锁
保费收入的下降,再次印证了保险行业长期同质化恶性竞争的困局。部分中小保险机构盲目跟随头部险企以“小而全”的战略进行全国化布局,从而导致资源分散、运营成本高企。2024年保险行业综合成本率持续攀升,部分中小险企已逼近盈亏平衡临界点,形成“有规模无效益”的恶性循环
而有限的市场空间更迫使保险公司试图通过费用战、渠道战、价格战等恶性竞争的方式,争夺本就不多的收益份额。更有甚者,部分险企采用欺瞒、违规等违规手段铤而走险,突破监管红线,最终收获一纸“天价罚单”。
突破“小而全”的发展模式,借助中小企业灵活、敏捷的特点,快速找到属于自己的战略支点,从而撬动全新发展机遇,正成为许多保险机构破局方向。

瞄准细分市场,部分险企借“安责险”突围
近年来,安全生产责任保险(以下简称“安责险”)在政策推动下正加速发展,成为市场的重要增长点。不同于头部企业的广泛布局,有限投入,尚未建立突出的服务优势。中小保险机构正通过聚焦细分领域、优化服务模式,通过打造卓越的“风险减量”服务,在安责险市场寻求差异化的竞争路径,逐步形成自身优势。
据行业数据统计,2023、2024两年安责险市场保费规模年均增速都保持在20%以上,2025年预计保费规模更将突破200亿元至250亿元。
以”区域深耕”和“定制服务”打造独特优势
1. 聚焦区域市场,强化本地服务
部分保险机构可以利用自身原有市场优势,选择深耕特定省份或经济带,利用本地化团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。例如,某地方性险企在省内工业园区设立专项服务小组,联合第三方安全机构不朽情缘网站为企业提供风险评估、隐患排查等增值服务,从而赢得服务企业的青睐,达成长期战略合作。
2. 推出行业定制服务,打造服务品牌
针对不同行业的风险特性,专注于“安责险”市场的保险机构可以更高效的推出定制化方案。如某专业保险公司针对化工企业开发“安责险+X”的组合产品,覆盖企业生产中面临的多重风险;另一家险企则联合科技公司,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“保险+物联网监测”服务,通过实时数据降低事故率。
3. 科技赋能,优化风控与理赔
相比传统保险模式,部分险企能够快速引入借助大数据、AI等技术提升风控效率。如利用企业安全生产记录、行业事故数据库等精准定价,并通过智能理赔系统缩短赔付周期,增强客户黏性。
借势优质平台,重塑行业价值,加速转型步伐!
为推动安责险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,7月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下设的“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服务专业委员会”(以下简称“专委会”)正式成立。这一国家级平台的落地,标志着行业从“政策驱动”迈向“生态共建”,为保险机构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。
不朽情缘网站作为专委会的挂靠单位,以科技和创新打造“安环家平台”,全方位为保险机构赋能:
打造专业合规体系,堵漏洞,赢先机
?政策精准对接:基于行业要求,协助保险机构优化费用管理流程,确保产品设计、备案、执行全链条合规;
?数据链透明:通过领先技术,实现费用流向可追溯,切实防范各种违规行为。
海量安全服务机构和安全专家储备库
?千家服务机构:遍布全国的合作伙伴(评价机构、咨询公司等),均可作为您的属地化业务触角,助力保险机构快速拓展区域市场;0网点投入,也能覆盖原无法触达的空白市场。
?万名平台专家:持证专家手持智能终端(APP),实时响应需求,解决“最后一公里”服务落地难题。
?转化保障:通过安责险事故预防技能培训班,标准化赋能,确保业务转化效率。
“真预防”服务体系,降低赔付率
?全流程质控: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专业委员会牵头输出高标准事故预防服务流程、技术规范及质量管理体系,做好“真”事故预防服务,降低赔付率。
?服务过程留痕溯源:服务全流程的标准化、公开化、透明化与留痕化,满足监管要求。
?标准化交付:事故预防服务严格遵循AQ9010-2019行业标准与T/HAS108-2021团体标准,全国统一服务规范,保险机构可以安心拓展业务,将服务留给专业机构。
安责险的强制推行,为许多保险机构提供了“换道超车”的机遇,将安责险从“边缘业务”转化为“战略中心”,围绕“安责险”在服务客户的同时,走出一条差异化、可持续的成长路径。
扫码咨询,抢占转型先机!
